香港政府近日公布本财政年度最后一季的卖地计划,决定不会推出任何住宅和商业用地,只会出售一幅元朗工业用地。这一决定显,在楼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,政府正在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稳定楼市。

据悉本财政年度政府原计划出售12幅住宅用地、3幅商业用地、3幅工业用地,但到目前为止,只售出3幅住宅用地,总额约73亿港元,连同地价补地价收入约50亿港元,远低于原订850亿港元的卖地目标。面对财政收入大减,政府理应在最后一季加强卖地力度以补财赤,但却出人意料地停售住商用地。

近月发展商投地气氛冷清

发展局局长解释,考虑到私人住宅项目重建和补地价计划,以及房屋协会接手油汀头项目,全年住宅供应量可达1.15万个单位,接近原订1.29万个单位的目标,加上近月发展商投地气氛冷清才决定停售住宅用地。

这一决定显示,政府正在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稳定楼市。据统计香港目前有18,000个一手待售单位,待售量更达68,000个,远高于每年万多个单位的市场消化。在此背景下,政府担心大量拿地会加剧楼市下滑,导致更多流标事件,因此选择零供应。

事实上政府与发展商正就卖地底价进行博弈,发展商认为政府订价过高,在当前楼市下行环境下难以获利,故此多次拍卖土地都流标,但政府坚持不会低价出让土地,只能不断出现流标结果。

政府只能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稳定楼市

在北部都会区原址换地事件中,发展商同样认为政府补地价定价过高,最终6宗换地计划因价格谈不拢而告吹。政府虽可动用收回土地条例强制收回农地,但面对发展商库存高企,急需消化货尾的现实,政府在卖地上其实并不占优。

可见在楼市低迷、财赤增加的双重压力下,政府只能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稳定楼市。停售住商用地无疑是一个强力信号,反映政府正试图通过管理供求关系来救市,但此举的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,亦可能加剧政商博弈。